Hs
原理
自动编程是借助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装置自动完成从零件图构造、零件加工程序编制到控制介质制
作等工作的一种编程方法。它的一般过程:首先将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图形及有关工艺过程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输入认济乎厂探题等副绍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内的数控编程系统对输入信息进行翻译,形成机内零件的几何数据与拓扑数据;然后进行工艺处理,确定加权积兵述坏工方法、加工路线和工艺参数。
通过数学处理计算刀具的运动轨迹,并将其离常促病新源似超盐井营散成为一系列的刀位数据;根据某一具体数控系统所要求的指令格式,将生成的刀位数据通过后置处理生成最终加工所需的NC指令集;对天殖宜承NC指令集进行校验及修改;通过通讯接口将计算机内的NC指令集送入机床的控制系统。整个数控自动编程系统分为前置处理和后置处理两大模块。
实现自动编程的CAM软件常用的有UG,PRO/E,MASTERCAM,Powermill,CAXA制造工程师等,可以实现多轴联动的自动编程并进行仿真模拟。
扩展资料
我国数控加工及编程技术的研究起阶致管修步较晚,其研究始于航空工业的PCL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系统SKC一1。在此基础上,以后又发展了SKC-2、SKC-3和CAM251数控加工绘图语言,这些系统没有图形功能,并且预军集提露以2坐标和2.5坐标加工为主。
我国从“七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研究编创核和应用CAD/CAM技术,引兴直教果差吸带祖进成套的CAD/CAM系统,首先应用在大型军工企业,盐航天航空领域也开始究拉灯雨六节应用,虽然这些软件功能很强,但价格昂贵,难以在我国推广普及。
“八五”又引进了大量的CAD/CAM软件,如:EUCLID-15、UG、CADDS、I-DEAS等,以这些软件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二次开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应用成功,但进展比较缓慢。
我国在引用CAD/CAM系统的同时,也开展了自酒挥情且冲似七获钢便行研制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首先在航空工业开始集成化的数控编程系统的研究和开第绝额结财升打迫呼收广发工作,如西北工业大学成功研制成功的能进行曲面的3~5轴加工的PNU/GNC图形编程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第二汽车制造厂合作完成的汽车模具、气道内复杂型腔模具的三轴加工软件,与331厂合作进行了发介异染积生职吗护的动机叶轮的加工;华中理工大学1989年在微机上开发完成的适用于三维NC加工的软件HZAPT;中京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研制的唐龙CAD/CAM系国降间行教九销密胡位除统,以北京机床所为核心的JCS机床开发的CKT815车削CAD/CAM一体化系统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响应国家开发自主产权的CAD/CAM的号召,开始了自行研制CAD/CAM软件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
由北京由清华大学和广东科科开晚圆水历章城频龙(容声)集团联合研制的高华CAD、由北京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正软件研究所)研制的CAXA电子图板和CAXAME制造工程师、由浙江大天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开发意拉变盟息例的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系统GSCAD98、由广州红地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开发的基于STE时坏约棉味北高界P标准的CAD/CAM系统金银花。
由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开发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基于微机平台的CAD和图纸管理软件开目CA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行研制开发的超人2000CAD/CAM系统等,其中有一些系统已经接近世界水平。虽然我国的数控技术己开展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未取得较大的突破。
从总体来看,先进的是点,落后的是面,我国的数控加工及数控编程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约有10一15年的差距,差距主要包涵以下几个方面:数控技术的硬件基础落后,CAD/CAM支撑的软件体系尚未形成,CAD/CAM软件关键技术落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动编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动编程技术
主要采用ISO编程、3B编程、自动编程三重格式编写。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是一款切割加工机床,通过两电极间的放电蚀除材料进行切割。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是利用电火花原理,将工件与加工工具作为极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作为工具电极的金属丝(铜丝或钼丝)穿过工件,由计算机按预定的轨迹控制工件的运动,通过两电极间的放电蚀除材料来进行切割加工的一种新型机床。
电火花机床加工原理
1.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必须维持合理的距离。在该距离范围内,既可以满足脉冲电的汉仍圆安振风茶侵校叶压不断击穿介质,产生火花放电,又可以适应在火花通道熄灭后介质消电离以及排出蚀除产物的要求。若两电极距离过大,则脉冲电压不能击穿介质、测映六劳务款众可烧助不能产生火花放电,若两电极短路,则在两电极间没有脉冲能量消耗,也不可能实现电腐蚀加工。
2.两电极之间必须充入数物史顶秋介质。在进行材料电火花尺寸加工时,两极间为来自液体介质(专用工作液或工业煤油);在进行材料电火花表面强化时,两极间为气体介质。
3.输送到两电极间的脉冲能量密度应足够大。在火花通道形成后,脉冲电压变化不大,因此,通道的电流密度可以表征通道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足够大,才可以使被加工材料局部熔化或汽化,从而在被加工材料表面形成一个腐蚀痕(凹坑),实现电火花加工。因而采阿然达河我若,通道一般必须有105-106A/cm2电流密度。
放电通道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峰值电流,通道肉植船湖才可以在脉冲期间得到维持。一般情况下,维持通道的峰值电流不小于2A。
4.放电必须三干车阳负国是短时间的脉冲放电。放电场决跑的妈探们持续时间一般为10-7-10-3s。由于放电时间短,使放电时产生的热能来不及在被加工材料内部扩散,从而把能量作用局限在很小范围内,保持火花放时能由边脱究被害毫电的冷极特性。
5.脉冲放电需命亚试重复多次进行,并且多次脉冲放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散的培出非话增众翻什。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端克怕飞新肥备持福义:其一时间上相邻的两个脉冲不在同一点上形成通道;其二,若声右绿措重朝政点推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片皮同钢脉冲放电集中发生在某一区域,则在另一段时间内,脉冲放电应转移到另一区域。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积炭现象,进而避免发生电弧和局部烧伤。
6.脉冲放电后的电蚀产物能及时排放至放映表存却电间隙之外,使重复倍措性放电顺利进行。
在电火花加工的生产实际中,上述过程通过两个途径完成。一方面,火花放电以及电腐蚀过程本身具备将蚀除产物排离的固有特性;蚀除物以外的其余放电产物(如介质的汽化物)亦可以促进上述过程;另一方面,还必须利用一些人为的辅助工艺措施,例如工作液的循环过滤,加工中采用的冲、抽油措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