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CNC”技术即是“计算机数控技术”。CNC技术是指一般是采用专用计算机并配有接口电路,可实现多台数控设备动作的控制。
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如数控机床等。
扩展资料:
传统的机械加工都是用手工操作普通机床作业的,加工时用手摇动机械刀具切削金属,靠眼睛用卡尺等工具测量产品的精度的。现代工业早已使用电脑数字化控制的机床进行作业了,数控机床可以按照技术人员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对任何产品和零部件直接进行加工了。
这就是“数控加工”。数控加工广泛应用在所有机械加工的任何领域,更是模具加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和必要的技术手段。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数、进给量、背吃刀量等)以及辅助功能(换刀、主轴正转、反转、切削液开、关等)。
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如穿孔纸带、磁带、磁盘、磁泡存储器),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由于数控机床要按照程序来加工零件,编程人员编制好程序以后,输入到数控装置中来指挥机床工作。程序的输入是通过控制介质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数控
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加工精度高,质量容易保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掌握数控车床的加工编程技术尤为重要
cnc是数控机床 数控加工中心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这个指的是数控加工中心,也就是普通的加工机器现在变成用电脑控制的那一种。
只不过是数控程序的两种程序标准,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ISO是偶数码, EIA是奇数码//----------------------------------------------------------------\\给你看看我在FANUC说明书上找到的代码标准的解释:ISO代码
是由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tation(国际标准化机构)决定的穿孔纸带信息的符号体系。
EIA代码
EIA代码,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规定的穿孔纸带信息的符号体系。比ISO代码使用的广泛。
为了满足设计、制造、维修和普及的需要,在输入代码、坐标系统,加工指令、辅助功能及程序格式等方面,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两种通用的标准,即国际标准化组织(1SO)标准和美国电子工业学会(EIA)标准。我国机械工业部根据ISO标准制定了JB3050—82《数字控制机床用七单位编码字符》、JB3051—82《数字控制机床坐标和运动方向的命名》、JB3208—83《数字控制机床穿孔带程序段格式中的准备功能G和辅助功能M代码》。但是由于各个数控机床生产厂家所用的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其所用的代码、指令及其含义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编制程序时必须按所用数控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
穿孔纸带也叫纸带、指令带,它是数控装置常用的控制介质。穿孔纸带上必须用规定的代码,以规定的格式排列,并代表规定的信息。数控装置读入这些信息后,对它进行处理,用来指挥数控机床完成一定的机械运动。
目前,数控机床多采用八单位穿孔纸带,穿孔纸带的每行可穿九个孔,其中一个小孔称为“中导孔”或“同步孔”,用来产生读带的同步控制信号。其余八个孔称为“信息孔”,用来记录数字、字母或符号等信息。
代码是数控系统传递信息的语言,程序单中给出的字母、数字或符号都按规定穿出孔来(即信息孔)。有孔表示二进制的“1”,无孔表示二进制的“o”。根据穿孔纸带上一排孔有、无状态的不同,便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我们把这一排孔称为代码或字符。
目前,数控系统中常用的代码有ISO代码和EIA代码。
ISO代码是由7位二进制数和一位偶校验位组成,它的特点是穿孔纸带上每一排孔的孔数必须为偶数,故也称ISO代码为偶数码。代码孔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所有数字需在第五列和第六列上穿孔,字母需在第七列穿孔,第八列为偶校验位,当某个代码的孔数为奇数时,就在该代码行的第八列穿一个孔,使孔的总数为偶数,如果某个代码的孔数已为偶数,则第八列不在补孔。
EIA代码的特点是除CR外,其它各字符均不占用第八列,其次它的每一排孔的孔数都是奇数,故也称EIA代码为奇数码,其第五列孔为补奇孔。例如数字5按二进制应在第一列和第三列有孔,但孔数为偶数,故在第五列上补一个孔使孔数为奇数。
补偶与补奇的目的是为了数控机床在读入程序时检验穿孔纸带是否有少穿孔,破孔的现象,如果有问题,控制系统就会报警,并命令停机。正是由于补偶、补奇列是当作检验穿孔纸带用的,它并不是代码的组成部分,故通常称的八单位孔带又称为《七单位编码字符》。
数控程序是由一系列字符与数字组成的。在数控系统内部每个字符或数字都有对应的固定代码。
目前在国标上主要有两种代码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和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标准。
ISO代码与EIA代码相比较有如下优点:
(1):ISO代码为七位二进制代码,EIA代码为六位二进制代码(不包括奇偶校验位),因而ISO代码比EIA代码大一倍。
(2):ISO代码EIA代码的编码规律性强,容易识别。
(3):ISO代码为偶数码,第8位为补偶位。而EIA代码为奇数码,第5位为补奇位。
1:适用于加工不锈钢、淬火钢、硬质合来自金、铜、铝等各种导电材料。
2:加工孔径∮0.3-∮3.0mm,最大深径比能达200:1以上。
3:加工速度每分钟最大可达成20-60mm。
4:直接从斜面、殖工杀义宽考那曲面穿入直接使用自来水为工作液。
5:工作台X、Y、Z轴配有数显装置。
6:具有电极自动修正功能。
7:主轴升降具有快速上下功能。
8:具有加工电压可调功能。
9:具有靠边定位功能。